鲁九皋

鲁九皋(1732-1794)清散文家。初名仕骥,字絜非,号山木。江西新城(今黎川)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居家养亲,十余年乃出仕。官夏县知县,有惠政,以积劳卒于官。尝至建宁谒朱仕琇,得古文之法。又与姚鼐善,得其指授。里居授学于子弟后进,其甥陈用光亦得其传。论者以为清中叶后桐城派古文,其源

()

鲁九皋(1732-1794)清散文家。初名仕骥,字絜非,号山木。江西新城(今黎川)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居家养亲,十余年乃出仕。官夏县知县,有惠政,以积劳卒于官。尝至建宁谒朱仕琇,得古文之法。又与姚鼐善,得其指授。里居授学于子弟后进,其甥陈用光亦得其传。论者以为清中叶后桐城派古文,其源皆出于九皋。“其文以和平温厚为主,虽自惜篇幅而自成体格”,“淳古淡泊,不事雕饰,适尽其意之所欲言”,“诗虽非所留意,然亦质厚有味”(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著有《山木居士集》(亦称《鲁山木先生文集》)12卷、《外集》2卷、《翠巖杂稿3卷,首1卷》、《周易读本》12卷,另集《诗学源流考》、《制义准绳》、《审题要旨》各1卷为《是程集》。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清史列传》卷七二、《国朝耆献类征》卷二四一、《国朝先正事略》卷四二。

诗学源流考 鲁九皋

诗论。清鲁九皋撰。一卷。九皋原名仕骥,字絜非,号山木,江西新城人。乾隆进士,知夏县,有惠政,以积劳卒官。与桐城姚鼐友善。有《山木居士集》。此书以精炼的语言在较短的篇幅内概括出了一部清朝以前的中国诗歌史。作者认为诗之旨在于言志,倡导《诗经》的风雅传统,强调儒家的诗教原则,反对以诗为嘲风弄月之具。《诗学源流考》将中国诗史总括为一篇,不分则,实非诗话之体。持论较正,概叙历代诗家自屈骚以迄明季,几无所偏废,而终归于唐以前:吾由汉迄明,其间得大宗五人焉:曰曹子建、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韩昌黎,其他支分派别,各有攸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