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清代大臣。字致斋,姓钮祜禄,满洲正红旗人。少时家贫,读书不多,但聪明机警,强记博闻,能诗善画,通晓满、汉、蒙古诸文。19岁时被选到宫中任銮仪卫三等轻车都尉。由于善于察颜观色,奉承拍马,深得乾隆帝的宠信,因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历任副都统、军机

()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清代大臣。字致斋,姓钮祜禄,满洲正红旗人。少时家贫,读书不多,但聪明机警,强记博闻,能诗善画,通晓满、汉、蒙古诸文。19岁时被选到宫中任銮仪卫三等轻车都尉。由于善于察颜观色,奉承拍马,深得乾隆帝的宠信,因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历任副都统、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吏部尚书、大学士、直至晋封公爵。其子娶乾隆女儿孝和公主为妻后更加有恃无恐,为所欲为。他掌握朝政20余年,结党营私,权倾朝野,富埒天下。他公开向属员索要贿赂。四方进贡之物,“上者悉入和珅,次有始入宫也”。他还纵容爪牙搜刮民财,坐地分赃,使清廷从上到下形成一个贪污群体,当时民间流传着“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1796年乾隆禅位给儿子颙琰。颙琰即位后年号嘉庆。1799年(嘉庆四年)太上皇乾隆病逝,嘉庆帝亲政。和珅被王念孙等弹劾。嘉庆帝命王公大臣会审,公布其20条大罪,赐令自尽并抄没家产。根据《查抄和珅家产清单》记载,计有田地8,000多顷,宅地5所,房2,790间,当铺75家,银号钱庄42座,古玩铺13座,花园楼台106座,赤金84,000两,银元宝55,000个,窖藏银子100万两,珠宝、玉器、古玩值银800万两,人参600斤,绸缎、皮张值银100万两,珍贵毛皮衣2700多件,其他衣服5300多件。共折合白银约值8亿两,相当于清政府20年的财政总收入。数量之巨,中外罕见。嘉庆帝抄没和珅家产后,拿出一小部分赏赐给亲信和大臣,其余绝大部分都归己有,所以后来民间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之说。

钦定热河志 和珅

一百二十卷。清和珅、梁国治纂修。和珅(1714-1799),字致斋,姓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生员出身。乾隆三十四年(1769)袭轻车都尉世职,授三等侍卫,受高宗赏识。四十一年(1776)授户部侍郎,旋擢军机大臣,在任二十余年。历任步军统领,户、兵、吏部大臣,理藩院尚书。后晋文华殿大学士。曾充四库馆、国史馆正总裁。累封至一等公。嘉庆四年(1799)高宗死,为仁宗数二十大罪,赐死,时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之谚。着有《嘉乐堂诗集》。梁国治(1723-1787),字阶平,号瑶峰,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外任道员、按察使、布政使。乾隆三十四年(1769)擢湖北巡抚,署湖广总督,办平粜。三十六年(1771)移湖南巡抚,供金川军需。三十八年(1773)升为军机大臣,旋入值南书房。曾充四库全书副总裁。后官至东阁大学士。着有《敬思堂集》。热河最初以温泉得名。《热河志》乾隆四十六年(1781)刻本。全书二十四门:天章、巡典、徕远、行宫、围场、疆域、建置沿革、晷度、山、水、学校、藩卫、寺庙、文秩、兵防、职官题名、宦迹、人物、食货、物产、古迹、故事、外记、艺文。每门列有小序,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