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五柳坊中煙綠

西江月·五柳坊中烟绿朗读

西江月·五柳坊中烟绿

政和間,餘蔔築宛丘,手植衆芗,自号芗林居士。建炎初,解六路漕事,中原俶擾,故廬不得返,蔔居清江之五柳坊。紹興癸醜,罷帥南海,即棄官不仕。乙卯起,以九江郡複轉漕江東,入為戶部侍郎。辭榮避謗,出守姑蘇。到郡少日,請又力焉,诏可,且賜舟曰泛宅,送之以歸。己未暮春,複還舊隐。時仲舅李公休亦辭舂陵郡守緻仕,喜賦是詞。

五柳坊中煙綠,百花洲上雲紅。蕭蕭白發兩衰翁,不與時人同夢。

抛擲麟符虎節,徜徉江月林風。世間萬事轉頭空,個裡如如不動。

()

譯文

政和年間,我在宛丘擇地建宅定居,親手種植很多花草,自号芗林居士。建炎初年,卸任六路漕事,當時中原騷亂,因此不能回到故鄉,就寓居在清江縣的五柳坊。紹興三年癸醜,罷官于南海,随即棄官不仕。乙卯年又起用,從九江郡太守轉任江東轉運使,入朝擔任戶部侍郎。為辭讓榮譽躲避诽謗,出任姑蘇太守。到郡才幾天,又力請辭職,诏書終于許可,并且賜予一艘名叫泛宅的船,送我歸來。己未年暮春,我又回到以前隐居的地方。當時二舅李公休也辭任舂陵郡太守退休回家,于是高興地寫下了這首詞。

五柳坊柳綠如煙,蔥茏翠碧,景物朗潤;百花洲蒼穹紅雲,絢麗而璀璨。可歎我與李公休均已年老,白發蕭蕭了,但不願與奸佞同流合污。

因此被罷了官,退隐至清江;此刻月朗風清,林中信步,徘徊慨歎。宦海浮沉,猶過眼雲煙;還不如淡泊明志、甯靜緻遠能讓我心靜啊。

注釋

西江月:原為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名。《樂章集》《張子野詞》并入“中呂宮”。五十字,上下片各兩平韻,結句各葉一仄韻。

政和:宋徽宗年号,1111—1118年。

宛丘:縣名,治所在今河南省淮陽縣。

芗(xiāng):調味的香草。此泛指花草。

建炎:宋高宗年号,1127—1130年。

解六路漕事:建炎元年(1127),作者任江淮發送副使,九月,因素為李綱所善,被黃潛斥黜。解,指卸任。六路,指兩浙西路、兩浙東路、江南西路、江南東路、淮南西路、淮南東路。

俶(chù)擾:開始擾亂。泛指騷動。

己未:即紹興九年(1139)。

仲舅:二舅。李公休:生平事迹未詳。舂陵:舊郡名。隋置。在今棗陽縣。

蕭蕭:頭發稀疏貌。

時人:指當時的專權誤國的權貴,包括秦桧之流的投降派。

麟符虎節:制成麒麟或虎形的符節,為古代朝廷傳達命令、調兵遣将的憑證。

徜徉:徘徊。

如如:佛教指真如常住,圓融而不凝滞的境界。《金剛經》:不取于相,如如不動。

參考資料:

1、朱德才.增訂注釋全宋詞(第1卷).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897